超臨界發泡技術通過物理發泡方式提升了鞋底材質的性能,同時兼顧環保與成本優化,具體優勢如下:
一、性能提升:輕量化、高回彈與耐久性兼得
1、輕量化
超臨界發泡能制造出孔徑極?。?.1-10μm)且均勻分布的閉孔結構,使鞋底密度大幅降低。
2、高回彈與能量反饋
均勻的微孔結構賦予材料優異的彈性。例如:
中底能量回饋率最高達85%,助力運動員觸地即彈;
PEBA基材發泡后回彈性能達73%-75%,遠超傳統EVA(40%-45%);
TPU發泡材料回彈率穩定在75%-80%,減少運動中的能量損耗。
3、耐久性增強
泡孔結構均勻細密,材料整體強度提升,長期使用不易變形。例如:
超臨界發泡TPU抗壓縮形變能力顯著優于EVA,多次使用后仍能保持穩定性能;
實驗室測試顯示,PEBA發泡材料經5萬次彎折后,能量回饋率僅從73%降至65%。
4、環境適應性優化
抗低溫性能:PEBA材料在-20℃環境下緩震性能僅下降5%,而傳統EVA在低溫下易變硬、脆裂;
耐老化性:通過分子鏈重組技術(如回收PET瓶片發泡),抗撕裂強度可提升50%,延長鞋底使用壽命。
二、環保與可持續性:從生產到回收的全鏈條優化
1、無化學殘留
傳統化學發泡劑可能釋放甲酰胺、VOCs等有害物質,而超臨界發泡采用CO?或N?等物理發泡劑,無毒無味,符合REACH、RoHS等環保標
準。
2、材料可回收性
超臨界發泡材料(如TPU、PEBA)可通過熔融回收再利用,支持循環經濟。
三、工藝創新與成本優化:從實驗室到量產的突破
1、泡孔精度控制
通過調節超臨界流體參數(如CO?的溶解度、N?的擴散速率),實現泡孔尺寸和密度的精準調控。例如:
射出超臨界發泡技術可控制鞋跟部泡孔直徑200μm、前掌部150μm,形成梯度密度結構;
片材發泡工藝中,極快速泄壓誘導形成高成核速率,泡孔密度達1×10?個/cm3(傳統工藝的5倍)。
2、生產效率提升
連續式擠出發泡技術縮短成型周期,降低邊角料浪費;
模具直接發泡工藝將模腔溫度差控制在3℃內,廢品率從15%降至4%;
超臨界發泡射出成型技術實現發泡與成型一體化,設備一小時產能可達60-70雙成品,能耗僅為傳統高壓釜工藝的1/10。
3、長期成本可控
盡管設備投資較高,但規?;a后單位成本優化。